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> 通知公告

2023年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意见

发布日期:2023-11-15 09:32:21 浏览次数:160次

我市玉米病虫草害主要有玉米大小斑病、褐斑病、弯孢霉叶斑病、玉米螟、棉铃虫、粘虫、桃蛀螟、玉米蚜虫、蓟马、地下害虫及杂草等。草地贪夜蛾、粘虫、玉米南方锈病等重大病虫害,在局部地区有集中暴发风险。各县(市、区)应坚持预防为主、联防联控、分类指导的原则,综合应用生态调控、理化诱控、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技术措施,大力推广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,切实保障玉米生产安全。

一、加强病虫害监测,及时发布发布病虫信息

针对草地贪夜蛾等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害,要及早行动,加密监测网点设置和田间调查频次。全面启用诱捕器、诱虫灯等监测设备,及时观察诱捕动态。针对常发病虫害,要做好病虫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,全面、准确掌握玉米各生育期病虫实时发生情况。及时分析会商,发布预警预报,加快病虫信息传播,扩大信息覆盖面。

密切关注气候变化,加大地草地贪夜蛾、粘虫、玉米南方锈病等易暴发成灾的病虫调查力度,适时开展拉网式大田普查,加强信息调度,严格周报制度,随时上报等易突发暴发病虫动态。

二、开展科学防控,减低病虫害为害损失

(一)优选抗(耐)病品种。

抗大斑病、小斑病:籽粒玉米可选郑单958、农大372等品种;抗茎基腐病、弯孢霉叶斑病、瘤黑粉病:籽粒玉米可选登海605、伟科702等品种。

(二)开展种子处理。

重点防治茎基腐病、丝黑穗病、地下害虫、灰飞虱、二点委夜蛾、蓟马等。

预防病害可用含有精甲·咯菌腈、苯醚甲环唑、吡唑醚菌酯、戊唑醇或氟唑环菌胺等成分种子处理剂包衣或拌种,预防虫害可用含有噻虫嗪、吡虫啉、或呋虫胺等成份种子处理剂包衣或拌种;也可用杀虫杀菌复配药剂,如噻虫·咯·霜灵、苯醚·咯·噻虫、戊唑·吡虫啉等。